↑ 農曆年前清房間,整套中文版GUNDAM ACE送給PTT網友wingtako收留,意外收到wingtako兩盒RG贈禮,大感謝…
↑ 零件數直逼MG
↑ B框架:可動骨架預先組裝,1/60 PG STRIKE GUNDAM的技術,在1/144模型登場。根據網友「斷臂」經驗,組裝前先在肩關節、髖關節塗矽油(化工行有賣未稀釋品)可避免變形時零件斷裂。
↑ 臉部分件極精密(樂高人偶約4cm)
↑ 上臂及小腿有連動內構(RG小腿有異於MG新設計)。駕駛艙門可掀、裙甲內側分色已達MG等級。和MG相比,B框架預先組裝的骨架很省時(上班族福音~)
↑ 內在美:小腿堆疊分色零件,外裝甲覆蓋後就看不到了。
↑ Z鋼彈原設定:下盤寬、大背包突顯窄肩、色雜(Z+C1才是我的菜^_^),但完工時不得不讚嘆,RG比例修飾得很完美。
↑ 未貼貼紙分色也很完整的假組。腰部可轉。背包影響平衡,立正外的動姿須用支架。左手似乎無法握武器,透明光束劍附了2支也沒用。
↑ 與虛擬技術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 (AMBAC)有關的可動TAIL STABILIZER & WING構成飛行背包。
↑ 「清槍蹲下!」勉強可蹲,但對宇宙用機體不實用。
↑ WAVERIDER MODE 穿波機形態:俯視/側面/底部/正面(後方有點厚度)。底部可加裝3個支架零件。
↑ WE ARE FAMILY~♪ Z鋼彈家族(家裡還有陸遜鋼彈、ZETA PLUS C1未組裝)
↑ 和OPTIMUS PRIME顏色很搭。參考 http://www.dalong.net/ 後才稍微看懂飛行翼的變形。和非UC鋼彈及變形金剛相比,UC系列鋼彈的變形機構一脈相傳,既複雜(髖關節&翼),零件強度也令人擔心…上得了戰場真是主角威能╮(﹀_﹀")╭
總結:
1.肩關節/髖關節…等內構骨架一定要上矽油,避免受力不均斷裂。
2.技術上可完全變形,但不建議常玩:髖關節剛組裝完後就白化,變形一次後骨架就有點鬆軟(背包重量及上油可能也是原因之一)。不過別對1/144變形機太苛求,Z穿波機密合強度已比早期MG版ZZ改善很多,還是給個讚。
3.深色零件少有UNDERGATE,不過整體零件分色對素組玩家很友善。
4.結構很精緻(ex 變形天線、腕部機關、噴嘴、腳跟…照片沒拍請玩家自行體會)!(經濟可負擔下)有了製作RG的經驗後,對於HG:瑞凡,回不去了…(老哽)